返回第一百零八章:螺旋式、波浪状发展变化的大一统中央集权【求订阅,求全订】  大明:开局给皇子讲授屠龙技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占有为基础的方镇都督分权或区域性割据,又是对秦汉郡县制中央集权的否定。

    隋朝和唐朝前期,重建中央集权的州县、府兵、科举等体制,又是对魏晋南北朝地方分权割据的否定。

    “是以,自秦汉始,而至唐前期,这中间三个阶段的联系及递次否定,又构成第二个大一统中央集权的波浪式的正一反一合阶段。

    虚空之上的燕长卿,指尖轻点,下方浩浩荡荡、恢弘磅磺的千古历史长河之中,自秦汉始,而至唐前期的历史长河彼此连接突显出来。

    朱元璋以及朱标、朱、朱榈、朱棣等一众皇子皆是看到,在这一个大一统中央集权的波浪之中。

    原本于大秦始皇帝赢政时期,处于上升阶段姿态的大一统中央集权,在到了西汉汉高祖刘邦时期之后很明显地下降了许多,而后到了汉武帝刘彻时期又再度上升了不少。

    直到从东汉到了西晋之后,猛然阶段性地突降了下去,

    之后又过去很久,一直到了隋唐前期,方才再度形成一个新的上升阶段姿态。

    这一伏一起间,便是一个波浪。

    看到这里,朱元璋以及朱标、朱、朱榈、朱棣等一众皇子,隐隐之间已经有些明白燕长卿说的所谓大一统中央集权的波浪式的‘正一反一合阶段,到底是什么意思了。

    “唐朝中后期藩镇割据或半割据,是郡县制地方权力结构的某些部分不甚完善造成的。

    自安史之乱后,藩镇节度使军事、财政、行政、监察诸权在握,可以自募军士,可以占有送使等赋税,也可以节制支郡,还可以自辟官吏、拥立主帅。

    “这种藩镇节度使割据或半割据所造成的内轻外重,显然是对隋朝及唐朝前期大一统中央集权的否定。

    “而两宋一反唐朝后期藩镇割据之道而行之,立足于收权而且还收的颇为彻底‘既收其精兵、‘制其钱谷‘、削其支郡‘、“稍夺其权,又以路转运、提刑、常平、安抚四监司为工具收夺州县诸权和监察地方官吏。

    “故而,应是两宋否定了唐朝后期藩镇割据的继续与发展蒙元统治者承袭两宋制度,继续实行收夺州县官府事权和尽可能集中各项权力于中央的政策。

    “只是在中央集权的过程中运用了行省制度这个特殊的工具,创立了以行省为枢纽的中央集权。

    ‘于是,自隋朝而始,及至于元,前后三个阶段的联系及递次否定,又构成第三个大一统中央集权的波浪式的正一反一合阶段。

    随着燕长卿平静无波的话语落下,下方浩浩荡荡、恢弘磅礴的千古历史长河之中,自隋朝而始,及至于元的历史长河同样相连突显出来。

    同样原本于唐朝前期处于上升阶段姿态的大一统中央集权,

    在到了唐朝后期之后,很明显地阶段性地突降了下去。

    之后又过去很久,一直到宋元时期,方才再度形成一个新的上升阶段姿态。

    这起伏之间,赫然又是这千古悠悠的历史长河之中的一个大波浪!

    “悠悠千古岁月,大一统中央集权的发展,总是在由集权到分权,又再由分权到集权之间,以递次否定的波浪式状态变化发展着。

    “在这个过程中,也许经常会有王朝不长教训、‘没记性地从大一统中央集权重新走回地方分权的老路。

    “但是同样,我们可以看到在每经历了一次地方分权的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